被关了三个月…二宝爸想和你们掏心掏肺地聊聊“自由职业宅家上班”这件事~

被关了三个月…二宝爸想和你们掏心掏肺地聊聊“自由职业宅家上班”这件事~(图1)昨天下午,我们这群在家快到癫狂边缘的老父亲老母亲,终于盼来了一则利好消息:神兽们的开学时间确定了。被关了三个月…二宝爸想和你们掏心掏肺地聊聊“自由职业宅家上班”这件事~(图2)因为陪伴神兽在家上网课,逼得很多爹妈不得不转型为在家“远程上班”;甚至,据我所知,身边也有不少朋友因为这场疫情,索性选择了辞职,变身为单打独斗的自由职业。很多麻麻在群里都问过二宝爸:你这些年来自由职业的感受如何?我们是不是可以像你一样,也大胆地选择自由职业呢?这样,就可以兼顾带娃和赚钱了,对吗?这是个有趣的话题——在这段非常时期里,A股除了医疗股,涨的最好的概念就是“远程办公”。尽管,面对这个“在家远程办公的自由职业者”的命题作文,我未必是最有发言权的那个,但整整三年在家“上班”的经历,我觉得倒是可以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跟大家聊一聊,或许能给到你们一些启发、感悟,甚至是对未来职业规划的判断。目前我的身份,客观描述下,是个挂靠在街道自己交金的无业游民;如果加一层滤镜美化一下人设,弄几个牛逼哄哄的头衔,那应该算是:母婴博主,自媒体人,育儿专栏作者,母婴书籍作家(即将是……),育儿界kol,十八线泥石流网红,泰国地主&包租公……我的所有工作,都依托互联网完成;我的所有收入,90%来自公众号的商业收入,10%来自收租和投资回报。换而言之,我的这份“远程办公”,只要依托一台笔记本和网络即可完成。如果我愿意,我可以选择在这座星球上的任何一个城市生活,养活一家人。(当然,除了家乡魔都,我最爱的也是最期待养老的,必须是泰国,你们懂我的……)言归正传。关于“自由职业+远程办公”这个话题,我打算分成三部分和大家闲聊:收入模式未来趋势个人特质被关了三个月…二宝爸想和你们掏心掏肺地聊聊“自由职业宅家上班”这件事~(图3)

收入模式

先说一下应该是你们最关心的收入模式。

很多自由职业者都有自己的赚钱办法,隔行如隔山,别的领域我不敢乱说,就聊聊自媒体人一般有哪几块收入。(当然,和那些多管齐下的大号相比,我没啥大本事,属于比较单一的,但我会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你们)稿费收入(技能收入):这是最基本的“手艺活”,也是大部分自由职业者安身立命养家糊口的技能。比如,我自己可以在报纸、杂志甚至一些网络媒体上发表文章,开设母婴专栏等,挣到一些稿费。基本上,只要通过微信和邮箱传稿件就行,甚至不用和编辑见面。事实上,好几个对接的编辑,只是网上联系,我素未谋面。类似的,就像设计师可以在家接活做海报做ppt,自由公关人可以在家给金主爸爸做营销方案和危机公关,IT男可以在家噼里啪啦打代码,等等。这些年来,因为报纸杂志这些传统媒体式微,能发表的文章比以前少了很多,稿费也是杯水车薪,所以还要另外寻找别的“赛道”,努力挣到更多的稿费来养家。

有才华的大号,能持续生产优质的内容,可以靠着微信号文末的打赏,过得很滋润。包括我自己也是某几个大号的铁杆拥趸,也会时不时打赏表示敬意。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推出了付费阅读的功能,也是对于原创内容的一种鼓励和扶持。

被关了三个月…二宝爸想和你们掏心掏肺地聊聊“自由职业宅家上班”这件事~(图4)

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我深知原创不易,拜读那几个我喜欢的号时,我都会毫不犹豫付费。(譬如我特别喜欢的没药花园)据我了解,现在已经有超过 2 万个公众号开通了付费功能,其中最高的一篇文章收入甚至高达 23 万。我发自肺腑地为这些笔耕不辍的同行们高兴。佩服仰慕以及羡慕的同时,我深知自己没有这个才华,所以我这几年都没开赞赏,也不打算开通付费阅读——小小拙文实在配不上你们打赏,只要能捧场阅读,就是对我最好的赞赏。我自己选择的另一条“稿费”赛道,是今年打算出书,

也是拖欠了出版社整整两年的一本书,说来太惭愧。

因为签约的关系,只能用马赛克剧透一下封面的大致样子。被关了三个月…二宝爸想和你们掏心掏肺地聊聊“自由职业宅家上班”这件事~(图5)期待大家到时候能来捧场,二宝爸在这里跪谢先啦。被关了三个月…二宝爸想和你们掏心掏肺地聊聊“自由职业宅家上班”这件事~(图2)广告收入:

这应该是很多自媒体人的最主要一块收入。

这个活儿,说简单也简单,只要和甲方(金主爸爸)&广告公司在线上沟通交流,然后码字交作业,最后发布完成。全程通过微信都可以,我有好几次都是人在国外完成了撰写工作。但说难也很难。首先,要抵制“金钱的诱惑”,筛选出那些你觉得品质和品牌有保障的客户,只有自己认可的,才能写出说服自己的好文案。其次就是和甲方爸爸的各种沟通,从提纲到一遍遍的改写,还要努力用各种奇思妙想来提升软文的水准,真的是殚精竭虑,有时会觉得一个人缺少头脑风暴的环境,才思枯竭,江郎才尽。要知道,一个以文字为生的人,是把文章品质看得跟生命一样重要的。好在辛苦归辛苦,脑细胞阵亡虽多,回报也是相对丰厚的,最后的发布也只需要手指轻轻一按,大有长舒一口气完成使命的快感。爽归爽,但每次我发广告时,都是战战兢兢怕掉粉,这里要感谢你们对我的支持和不离不弃被关了三个月…二宝爸想和你们掏心掏肺地聊聊“自由职业宅家上班”这件事~(图2)通常自媒体人的广告分为自己接和公司代理,你可以看做“个体户摆摊”和“商场内开店”的区别:前者流量小一点,政府扶持欠奉,但赚的都是自己的钱;后者要付房租钱,但大商场的流量会带来更多的生意。就看个人选择了。还有,那些点击量比较高的大号,光是靠微信文章里的广告点击,也能有一笔不菲的收入,就像youtube上那些百万级别博主,基本上靠着点击就能年入百万美元(李子柒也是靠点击年入上亿,真心厉害)

很惭愧,我这个十八线网红的文章点击量比较寒酸,纯靠点击广告基本就饿死了,所以这一块收入对我而言,算是赚点奶粉钱罢了。团购收入:前几年,有种说法叫做“意见领袖的内容营销年”,也是在那时起,很多公众号的主要营收方式之一,就是开团卖货。通过文章赢得大家的信任,再帮大家寻觅物美价廉的好货,以促销团购的形式获得“公众号、读者和品牌方的三赢”。二宝爸最早尝试公众号商业化,诚惶诚恐起步“开团”,也是在大家的鼓励下开始的。没想到这几年互联网日新月异,已经发展到视频直播带货,快手淘宝抖音争得不可开交,李佳琦薇娅这样的网红直播达人比明星还火。自己没颜值没身材没口才,自认毫无直播才华,从来没敢尝试。传统团购最近也越做越少,原因是一个人实在是精力不济,选品把关需要花很多心血——何况家里还有两只神兽没有开学,我早已自身难保。但我个人还是看好“线上带货”这个“门槛较低”的自由职业方向。我们没办法和公司化运作的大型团队相比,但小而美地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或者专业技能,赢得“私域流量”里的群众信任,我觉得一样可以有很好的前景展望。

我身边有些全职麻麻朋友,很专业也很敬业地把自己的群啊朋友圈啊运营得丰富多彩,有了群众基础以后,再卖一些自己擅长的货源,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前提是,你最好是个有趣的、自带魅力和亲和力的人,一定会有大把人喜欢你的,相信我。知识付费:这两年可以说是知识付费年,从平台上的知识付费,到公众号卖各种课程,再到知识星球小密圈,很多人都愿意为汲取知识和拓展社交而花钱买单。

因为知识付费和卖课可以无限复制,成本极低,据我了解,很多大V级别的自媒体人,靠着比较低的客单价加上裂变式营销,可以吸引到海量的用户,有时光靠卖课就能在短短几小时挣上七位数甚至八位数的收入,让人咂舌。

我个人对现在参差不齐的付费内容(卖课)保持相对谨慎的态度和观点:在我看来,这更像是薛定谔式的知识付费。如果自己就能靠这些办法挣钱,为什么还要开课广而告之?闷声大发财就好了。被关了三个月…二宝爸想和你们掏心掏肺地聊聊“自由职业宅家上班”这件事~(图8)一些垂直领域应该可以学到不少专业知识,但那些宽泛如“教你如何理财赚到五百万”、“教你开公众号写出十万+,年入百万”之类的课程,我建议还是敬而远之。当大家都去淘金的时候,卖铲子的人,才是最赚钱的。知识付费这块,我至今收入为零。原因很简单,我自己都没多少知识,恨不得如饥似渴捧上一摞书补补墨水,何德何能来指导别人?如果非要鼓捣些什么出来,我思来想去,从小作文竞赛奖一路拿到大的我,应对比赛和考试的作文套路,算是有点小心得。我要是写几篇“教孩子如何快速入门写作”的网课教材,你们会有兴趣吗?(如果没兴趣或者看不上二宝爸,请委婉地拒绝我,给我留一点面子吧……)被动收入:我个人觉得广义的被动收入可以分为两部分:有一定风险,带有浮动的投资收益风险较低,基本可以躺着赚钱的“睡后收入”投资收益主要来自股票买卖、期货交易等。这个是最常见的“远程办公”,手机和电脑上装好证券公司的app或客户端,就能在家挣钱了——当然,这个还是有一定的风险,属于那些有专业技能的高手,我这种股票小白基本不敢碰。躺着赚钱的被动收入,也是现在很多理财公众号大力宣传的主题。的确,如果有一笔不用上班就能每个月风雨无阻出现在你银行卡上的“薪水”,那真tmd太有安全感了。被关了三个月…二宝爸想和你们掏心掏肺地聊聊“自由职业宅家上班”这件事~(图2)就像这样一个比喻:

两个人同样月入五万,一个人是靠上班每月挣五万,另一个人每个月挣一万,家里房产收租四万。因为收入结构不同,两个人的心情也是截然不同的,后者要从容和安逸很多。

道理我懂,但家里没矿,做不到天上掉下一堆房子砸我身上,然后每个月躺着收租就可以。

被关了三个月…二宝爸想和你们掏心掏肺地聊聊“自由职业宅家上班”这件事~(图10)被关了三个月…二宝爸想和你们掏心掏肺地聊聊“自由职业宅家上班”这件事~(图11)

所以熟悉我的童鞋都知道,我把这几年努力码字挣来的钱,大部分都去买了泰国芭堤雅和曼谷的公寓,甚至还在罗勇买了块榴莲地,当起了暹罗的农场主和包租公。

被关了三个月…二宝爸想和你们掏心掏肺地聊聊“自由职业宅家上班”这件事~(图12)

保守点说,这几套房的房租加上榴莲地的收益,均摊到每个月,把泰铢折算成人民币,已经是我当年在日报做头版编辑的好几倍了。

换句话讲,有了这笔每个月都能发给自己的“养老钱”,我心里踏实了很多,是真真正正有了安全感。甚至在疫情还没爆发前,我还想过带上老人和孩子去泰国自己的家里,算是一个避风港。当然,这个世界太魔幻,祖国太给力,转眼我们这里已经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泰国倒是变得风声鹤唳兵荒马乱。(补充一句,泰国买房只是我的个人喜好,大家不要随意模仿,这几天泰国疫情大爆发,我的房子也有一半空关着,同样损失惨重。但这是全世界的黑天鹅事件,谁也不能独善其身。我依然看好未来的泰国,看好我的养老计划和每个月的“养老钱”。)

未来趋势

原本我只是比较保守地期望,远程办公的自由职业,会慢慢多起来,选择变得更丰富,更自主。但疫情的出现,“歪打正着”地加速了这种趋势。会有越来越多的行业,越来越多的个体,加入到“远程办公”的行列中。引用我很喜欢的一个公众号“大西洋的鳗鱼”对于未来趋势的一段描述和判断: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一百年来都是社会重要组织和体面单位的新闻媒体机构的瓦解,线下零售的被替代,而“集约化办公”无疑将是下一个被瓦解的事物。在编程,写作,设计,法律,广告等专业领域,企业平均规模已经越来越小,越来越“原子化”,甚至现在慢慢进化成一个又一个的“个人企业”。在现在的清迈,巴厘岛,胡志明,麦德林这些物价低廉生活便利的城市,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正长居在这里,你可以日常在一些咖啡馆,青年旅馆,民宿里看到很多年轻人边喝着咖啡,边盯着自己的苹果笔记本,紧张的在做着某些事情——他们不是在看电影,他们在工作,只不过没有在大城市CBD的办公室盒子里。对于这样的趋势展望,我个人是张开双臂热烈欢迎的。不习惯上班打卡考勤,又羞于和人打交道如我,最适合的生存状态,就是这样的“原子化”,乃至一个袖珍的“小微企业”。比如我自己,因为工作需要,用自己和女儿的名字,开办了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天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听名字还真以为是那么回事,其实……除了请了个兼职财务以外,从老板到写手,从群主到客服,都是我……再次重申,无论群里还是微店,和你说话的就是我一个人!如假包换的二宝爸!被关了三个月…二宝爸想和你们掏心掏肺地聊聊“自由职业宅家上班”这件事~(图2)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模式还能在挣钱和带娃中找到平衡点。又比如我前同事的老公,从事法律方面工作,天天在家带孩子+办公,真的特别棒,空下来的时候,就带着儿子从徐汇桂林西街一路到骑行到松江佘山,赚钱带娃两不误的超级奶爸。总之,“原子化”生存还意味着能随处漂游,拿着笔记本电脑去哪里都一样。像我,天天泡在泰国水清沙白的沙滩上码字,也不是不行;我身边认识的几个大号,做的是上海滩最棒的新闻时事,人却是定居在日本远程制作;还有像我朋友灰爸这样的网红母婴号,带着姐弟长居大理,每天都是面朝洱海春暖花开,羡煞旁人……被关了三个月…二宝爸想和你们掏心掏肺地聊聊“自由职业宅家上班”这件事~(图2)再说得功利点,有了这种在哪里都能生存的“远程赚钱”技能,遇上那些不可测的非常事件时,可以说走就走,没有太多羁绊,给自己和家人寻觅一个避风港,多一种人生备选。

个人特质

说了一箩筐的好话,我似乎营造了一副虚假繁荣的画面:卧槽,自由职业多好啊,随时随地就能挣钱啊,挣多了就能财务自由躺着数钱了啊……现在,要给大家泼泼冷水了。自由诚可贵,要求实在高。

我个人觉得,并非每个人的性格脾性都适合单兵作战的自由职业。

以我这些年在家孤单寂寞冷码字的体验,要想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必须具备以下几点特质:1、忍受孤独寂寞的能力不管你如何痛恨上班(坐班)的过程,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一群人在同一屋檐下办公,不管是有人监督,还是团队氛围鼓动,你的工作效率和主动性都是有保障的;而一个人在家干活时,下限是完全没有保障的。看看周遭只有空气,想开口都没有听众,又有一堆繁琐冗长的工作等着你,心生疲意不想动弹,刷刷淘宝看看综艺节目,一整天就浑浑噩噩过去了。这种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感、无趣感和自我厌恶感,是365天24小时年无午休围绕着你的,挥之不去。被关了三个月…二宝爸想和你们掏心掏肺地聊聊“自由职业宅家上班”这件事~(图2)

摆脱这股孤独情绪,披荆斩棘加足马力开始工作,你需要强大的意志力。

2、异常坚定的执行力

我不知道别的行业是什么样的,但我知道写公众号需要强大的毅力和执行力,才有可能杀出一条血路。

我们圈子里有句很心酸的话:只要你能坚持写上一整年,你已经熬死了90%的对手。被关了三个月…二宝爸想和你们掏心掏肺地聊聊“自由职业宅家上班”这件事~(图2)

几年前,和我同时开公众号的朋友很多,几乎个个都比我才华横溢。我知道自己斤两,只有靠勤能补拙不停地写。

我写啊写啊,抬头茫然四顾发现,当初一起加油打气的战友,绝大部分都放弃不写了。真的很为他们可惜,但我也理解他们。公众号就像一条看不到光的修行之路,你完全不知道何时能柳暗花明写出一点名堂。有一条让人望而生畏的悖论:你一直写下去,可能还是没人看;但你不写下去,肯定没人看。

我也是在毫无收入的情况下写了一整年,才机缘巧合豁然开朗,寻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这些年,我几乎每年都写了150万字以上,大概是因为以前我是运动员比较能吃苦,才能坚持至今。

(每年写那么多字,依然是个十八线小号,也从侧面看出我其实真的没啥写作天赋)不是标榜自己多努力,而是想说,很多看似云淡风轻的自由职业者,从来不是一蹴而就,都离不开内心强大的毅力和坚定的执行力。3、随时都要进入状态的能力很多人说,你这样的自由职业者真开心,很自由,想工作就工作,想休息就休息。非也非也。自由职业者是个伪命题,等你入了坑就知道,所谓自由职业者,其实就是24小时办公的状态,随时随地都要面临开工干活。在单位,你大可以说现在是休息时间,或者挣一点加班费也好。但你现在就是为自己打工啊,哪有对自己撂挑子的说法?再说,现在连底薪都没了,再累也不能和钱过不去,不然,连底裤都没了。

遇到金主爸爸半夜找上门,就算零下二十度,也要在一分钟内从温暖被窝里连滚带爬冲到电脑前开工,鼻涕流到键盘上也没关系。

被关了三个月…二宝爸想和你们掏心掏肺地聊聊“自由职业宅家上班”这件事~(图2)

具体的血泪史就略过不表了,写多了伤心。

4、无敌强大的抗压能力家人有意见了;被前同事笑话了;周围找不到人诉苦了;

方案被偷,三天白干了;

被变态甲方整,稿子黄了;入不敷出,收入彻底挂零了;…………

以上只是虚构,切勿对号入座。

虽然我这一路走来运气挺好,自己没遇到太多狗血事,但这些举例,都是真实发生在周遭人身上的。自由职业者比不上企业家那么劳心劳累,但本质上也算是一次“微型创业”,也会遇到各种狗屁倒灶的一地鸡毛。所以,锻炼出一颗强大的心脏和无敌的抗压能力,也是走上这条道路必备的修行。至于其他的特质,比如是不是有营销能力把自己推销出去,吸引的流量大不大,群众基础扎实不扎实,我倒觉得不一定人人都要具备。毕竟,不是每个行业都像我这样,需要大家的支持。有的行业靠业务吃饭,高冷一点说不定身价更高,这个我也不懂,不敢乱说了。

总之,生活不易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当然,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同

在我看来

不求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但求每个勇敢化身自由职业的战友们这一路都能走得顺风顺水吧我们一起加油也希望看了二宝爸掏心掏肺的这篇文章后感兴趣或是有共鸣的同学和我一起多多探讨啦~~被关了三个月…二宝爸想和你们掏心掏肺地聊聊“自由职业宅家上班”这件事~(图2)被关了三个月…二宝爸想和你们掏心掏肺地聊聊“自由职业宅家上班”这件事~(图2)◁今日话题▷

关于自由职业,

你是怎么看的?

被关了三个月…二宝爸想和你们掏心掏肺地聊聊“自由职业宅家上班”这件事~(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