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亡47天,李德柒忽然表达意见:关注传言难,自学一个人的缺点极难

消亡47天,李德柒忽然表达意见:关注传言难,自学一个人的缺点极难(图1)

正式成为她们,而并非驻足观看她们,更并非驻足观看这些驻足观看她们的人。

作者 | 王嘴巴老先生(ID:jwymm666)

李德柒的上四条博客,逗留在7月14日。

停更,已长达二十天。

再再次出现,看似她正式发布在另一SNS网络平台的四条好消息。

8月29日夜里,李德柒发了张眼神包,配文:

“夜里被头痛到了,那么快就按按捺不住了么?”

消亡47天,李德柒忽然表达意见:关注传言难,自学一个人的缺点极难(图2)

没人未明因此地查问,获得的提问,着实诡异。

但迅速,李德柒又删去了那条申明。

消亡47天,李德柒忽然表达意见:关注传言难,自学一个人的缺点极难(图3)

隔天,即8月30日一大早,李德柒再发一篇静态。

文本,更让人惊恐:报案

消亡47天,李德柒忽然表达意见:关注传言难,自学一个人的缺点极难(图4)

“被头痛”和报案的情事,李德柒仍未说明。

但从以后诸多该事件黎贞,由此可见败象。

01

就在报案的4年前,李德柒现职发过四条提示我们的博客。

称上周有许多人冒以李德柒的为名,到处发诈欺手机短信。

消亡47天,李德柒忽然表达意见:关注传言难,自学一个人的缺点极难(图5)

手机短信的文本,看起来是没人对李德柒的影迷社会群体做了精确的重要信息以获取。

一上去,大呼旁人原名。

后是“上棒棒糖”“加挚友”“每一钟xx元”的应邀。

消亡47天,李德柒忽然表达意见:关注传言难,自学一个人的缺点极难(图6)消亡47天,李德柒忽然表达意见:关注传言难,自学一个人的缺点极难(图7)

诈欺的对象,不在少数。

消亡47天,李德柒忽然表达意见:关注传言难,自学一个人的缺点极难(图8)

不过,这早已是几年前的事。

李德柒现职也说了,当时她们已经向公安备过案。

其实困扰李德柒的,一直还有另外一件事:被骚扰

消亡47天,李德柒忽然表达意见:关注传言难,自学一个人的缺点极难(图9)

其实从2016年走红开始,骚扰就从没停止过。

据「新榜」采访,2018年初,有两个开着外省牌照车的人,不知以何种渠道摸到了李德柒的家。

她们暗暗操控着无人机,盘旋上空偷拍。

甚至几次,飞到了李德柒的头顶。

当时闹到了警察局,但那两人坚持说自己只是来旅游,因为李德柒家房子好看才拍。

警察问不出什么,只好撤下设备,放她们回去。

在那后,李德柒年迈的奶奶因惊扰生了许久的病,许多天吃不下东西。

她想搬家,又苦于奶奶舍不得住了几十年的老屋,只能忍下委屈。

但这些人没有放过她。

那年春节,李德柒的家又三番几次被人骚扰。

安装窃听器、监视器,多达20多枚。

大过年的,她不得已带着奶奶逃也似的搬离了家。

消亡47天,李德柒忽然表达意见:关注传言难,自学一个人的缺点极难(图10)

李德柒算是个内心很强大的姑娘。

这些年,她爆红,成“顶流”,却始终以“半隐居”的方式躲避人潮。

她被黑被骂被质疑,被人人拿着放大镜揪小辫子,却坚持在作品上精耕细作。

哪怕被不怀好意的目光和言语逼至墙角,也嬉笑着从不较真发火,咽下一切。

但这一次,李德柒似乎退无可退。

与报案一起公布的,是她即将停更的消息。

消亡47天,李德柒忽然表达意见:关注传言难,自学一个人的缺点极难(图11)

“埋头做文本,忽略了许多现实问题。”

不管这“现实问题”是被骚扰,还是被冒用为名诈欺,或是被资本倾轧。

李德柒的报案和停更,都在向我们释放两个信号:

流量如同深渊,可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

02

最早,这个故事发生在沈巍身上。

他有两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流浪大师”。

消亡47天,李德柒忽然表达意见:关注传言难,自学一个人的缺点极难(图12)

走红的这些日子,沈巍身边围满了不知从何处赶来的网红和主播。

里三层外三层,摆出夸张的造型。

每天都没人来上海找他认亲。

没人叫嚷着要拜师学艺,甚至没人喊他“爸爸”。

消亡47天,李德柒忽然表达意见:关注传言难,自学一个人的缺点极难(图13)

没人胸口挂着牌子,写着“我要嫁给你”。

稳赚了一波眼球的同时,不忘加上自己的账号ID。

消亡47天,李德柒忽然表达意见:关注传言难,自学一个人的缺点极难(图14)

紧随其后,被推入流量漩涡的,是程运付。

他也有两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拉面哥”。

消亡47天,李德柒忽然表达意见:关注传言难,自学一个人的缺点极难(图15)

走红后,那个曾经闭塞的小村,涌进了难以计数的人群。

没人从新疆坐32个小时火车赶来,没人从1600公里外自驾而来。

千里迢迢,并非来吃面,而是来吃拉面哥。

消亡47天,李德柒忽然表达意见:关注传言难,自学一个人的缺点极难(图16)

没人翻上他家围墙,拍到后夜里。

没人向拉面哥示爱,没人“卖身葬父”,没人开着直播要给拉面哥转钱,表达“感恩”。

还有几个月前,郑州街头96岁的张奶奶。

一把年纪,摆了30年菜馍摊,自食其力。

消亡47天,李德柒忽然表达意见:关注传言难,自学一个人的缺点极难(图16)

但被拍下后,好奇的、凑热闹的、蹭热度的人们蜂拥而至,把奶奶的摊位围了个水泄不通。

个个举起手机、相机,架起直播设备,对准奶奶的脸,肆无忌惮地拍摄。

一边录着视频,一边还要不停问着老人同样的问题:

“多大年纪了?”

“摆摊多久了?”

“怎么那么大岁数还出来干活?”

 伸出去的话筒,恨不得塞到老人嘴里。

消亡47天,李德柒忽然表达意见:关注传言难,自学一个人的缺点极难(图16)

我们都瞧不起这些蹭热度的跳梁小丑。

骂她们打扰这些平凡人的生活,瓜分“名人”的流量以牟利。

但也从来没反思过,其实把制造闹剧的机会拱手送给她们的,可能正是我们自己。

梁文道写过一句话:

“我们喜欢看真人秀,喜欢驻足观看他人的博客、微信、朋友圈,我们好像在尝试用各种方式去观看他人的生活。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特色——是一种「集体偷窥」。”

每一人都在自己的生活里呻吟着无聊。

上班、读书、家务、孩子......人永远认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随之而来的,驻足观看、猎奇,充斥在互联网的每一角落。

这就是为什么,一对直播沈巍的兄弟,一天不到,就可以收到上万打赏。

两个自称是“师娘”的女人,在沈巍身边坐了两天,就薅到了数十万影迷。

两个蹲守拉面哥直播了7天的主播,说自己7天影迷涨了3、4千。

讽刺的是,拉面哥一碗拉面卖3块,利润是5、6毛。

而最初拍火拉面哥的博主,一晚上直播收益有4、5千块钱,相当于拉面哥卖出8000多碗拉面。

消亡47天,李德柒忽然表达意见:关注传言难,自学一个人的缺点极难(图16)

我们一边瞧不起这些吸血虫般的附骨之蛆。

一边又用自己的驻足观看,帮她们赚得盆满钵满。

03

电影《鬼子来了》里有两个不起眼的细节。

姜文饰演的马大三,即将被砍头。

周围一群看热闹的人,作壁上观,其中两个说书人兴高采烈地商议:

“这故事多好啊。”

“回去咱写个拿人的段子。”

消亡47天,李德柒忽然表达意见:关注传言难,自学一个人的缺点极难(图16)

“拿人”是什么意思?

够传奇,够曲折,够煽动情绪,够让人涕泗横流,奔走相告。

这就是分食流量者的心态:

流量如潮涌,涨潮之时驻足观看者纷拥而上,退潮后,无人在意落水的“主角”是否安好。

沈巍火了,也没了自由。

路边24小时都没人蹲守,就算睡觉,脑门上也顶着四面八方的闪光灯。

他干脆也学着直播挣钱,可申请的账号,没过几天却被封了。

原来,“流浪大师”本人,被冒牌货举报顶替了。

消亡47天,李德柒忽然表达意见:关注传言难,自学一个人的缺点极难(图16)

他开始有了黑粉,一言一行,被人戳着脊梁骨指责。

母亲节他说自己不会去看老母亲,被网友骂不孝顺。

说自己会一大早过去,又被网友斥责为借着节日炒作自己。

没人见不得他不再“流浪”,要求他退换早前打赏给他的钱。

不到一年,他的头发白了一半。

他再也睡不着了。

消亡47天,李德柒忽然表达意见:关注传言难,自学一个人的缺点极难(图16)

去年5月,沈巍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宣布退网。

他说,就让自己的消亡正式成为两个标本,让世人认清互联网的乱象。

消亡47天,李德柒忽然表达意见:关注传言难,自学一个人的缺点极难(图16)

但乱象仍在继续。

“拉面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诱骗签下两个网红公司。

出镜直播,但是没收到任何的打赏,钱全都进了公司的口袋。

消亡47天,李德柒忽然表达意见:关注传言难,自学一个人的缺点极难(图16)

他的院墙被人推倒,家人、邻居都被吓得不敢出门。

他再也不敢摆摊,躲在家里,崩溃表示,自己只想做个普通人。

消亡47天,李德柒忽然表达意见:关注传言难,自学一个人的缺点极难(图16)

这个30多岁、面容沧桑的男人,掩面痛哭。

96岁的张奶奶,本就是夜里出摊。

但这些打着买菜馍旗号来围拍的人,让她不仅要一边连轴干活,还要一边尽力提问问题。

曾经在许多镜头面前侃侃而谈的奶奶变得沉默。

可人群并不在意。

她们开着直播,从各个角度,将奶奶的疲态玩笑似的录下。

消亡47天,李德柒忽然表达意见:关注传言难,自学一个人的缺点极难(图16)

奶奶忍不住,拍了一下小铲子,让我们别拍了。

但没没人停下。

消亡47天,李德柒忽然表达意见:关注传言难,自学一个人的缺点极难(图16)

一周后,奶奶不堪其扰,默默休摊了。

那个曾让她自食其力、坚守了30年的活计,终于被迫放弃。

名人是没有权利拒绝的。

在我们乐此不疲地驻足观看、议论,“打卡网红”们围追堵截地拍摄、直播后。

没人满足了好奇心,没人塞满了钱袋子。

人人心满意足,四散离去,只留下当事人,望着自己分崩离析的生活,如同两个迷路的孩子,茫然失措。

04

更大的遗憾在于,一场场类似的流量狂欢后,所没人都忘了我们最初高度关注到这些走红之人的原因。

我们喜欢李德柒,是因为她视频中一道菜、一支笔、一件衣服背后呈现的传统文化。

是朴素的农家生活中,流淌出的诗意。

是两个姑娘肩扛手提,一点点铺就的美好。

我们赞叹沈巍,是因为他冬天睡桥洞,夏天睡草坪,却总会洗净双手,全神贯注地读书。

是因为他吃着从垃圾桶里捡来的一日三餐,却可以通读《左传》《战国策》。

对《尚书》做出“上古之书,人心之书,帝王之书,充满争议之书”的点评。

我们钦佩程运付,是因为3元一大碗拉面,15年没涨过价的朴实。

是因为那句“等老百姓都有钱了,我再涨”中最单纯的善意。

我们感动于张奶奶,是她虽高龄却不想靠孩子,肯吃苦、肯钻研的劲儿。

她活得从容,自己养活自己,乐在其中,活得有价值。

还有她平实的话语中透露出的人生智慧。

可自学两个人的缺点极难,高度关注ta的八卦却很难。

谁也无法保证类似的悲剧不会再发生。

但愿下一次流量的潮涌到来时,我们除了谴责这些蹭热度的寄生虫,也能记得提醒自己:

欣赏李德柒的诗意,而并非驻足观看李德柒的生活;

敬畏沈巍的虔诚,而并非打扰沈巍的人生;

自学程运付和张奶奶的朴实与善良,而并非嘲弄她们的人生节奏。

我想,这也是所有偶像与标杆,存在的意义:

正式成为她们,而并非驻足观看她们,更并非驻足观看这些驻足观看她们的人。

我们好,我是王嘴巴,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间略懂点人生歪理。高度关注【王嘴巴老先生】(ID:jwymm666),两个路见不平,就忍不住一声吼的中年boy。

消亡47天,李德柒忽然表达意见:关注传言难,自学一个人的缺点极难(图16)